bet356体育生活中,一些烟民总有个不好的习惯,吸完的烟头随手就扔在了地上,无论大街小巷还是犄角旮旯,烟头随处可见,不仅污染环境,稍有不慎还容易引起火灾。
根据《湖北省爱国卫生条例》第二十七条规定,对于在城区的街道、广场、绿地、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乱扔烟头的行为,可对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、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。为什么如此多人会知法犯法,治理“乱扔烟头”现象究竟难在何处?我们该如何破题?
首先要理一理有哪些乱扔烟头的情况。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采访部分烟民,笔者发现了四个破解“乱扔烟头”之难。
“破窗效应”成为“拦路虎”。如果身处一个环境优美、干净整洁的广场,可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。而在一条有纸屑等垃圾的人行道上,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,这种“顺应潮流”的现象,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“破窗效应”。不难发现,街边较脏暗的地方,往往是烟民乱扔烟头的聚集地。
“侥幸心理”代替“主人翁意识”。烟头体积相对较小,随手丢弃也极有可能无人看见。主人翁责任感的缺失,让部分烟民觉得乱扔烟头不是什么伤天害理之事,且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危害,周边亦无人对此提出批评或警告,导致乱扔烟头成为被“默许”的行为。
“安全教育”不敌“肌肉记忆”。控烟、禁止乱扔烟头的宣传随处可见,但干完活后、买完东西后、等人时随手扔烟头的“肌肉记忆”,使得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烟头的不可降解性和对环境的危害。在宣传方面,对违法行为的深度曝光和教育引导还相对不足。
“城市管理”存在“漏网鱼”。路边街道的垃圾桶设施较为完善,但在部分口袋公园、小区里,还存在着垃圾桶相隔距离较远、位置隐蔽等问题,特别是路边商家店面前缺少垃圾桶,成为了烟头泛滥区。此外,乱扔烟头的违规行为隐蔽性强、“捕捉”难度大,导致执法效果并不理想。
“一边捡一边丢”“扫的速度完全跟不上他们丢烟头的速度”成为最让志愿者和环卫工人头疼的事情。城市环境的保卫者与破坏者之间的pk到底还要持续多久才能写出“完美答卷”?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从思想出发,用宣传教育翻新认识。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,普及乱扔烟头的危害,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,特别是针对年龄较高、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,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,通过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相结合的方式,向市民普及烟头的不可降解性和对环境的危害,引导市民不乱扔烟头,提升文明环保意识。
以管理加强,用治理折射城市温度。目前,我市城区干道共设置垃圾桶约1400处,人流集中区域每30-50米设置一处,且每处垃圾桶均配有灭烟处理设施。为了满足群众需要、方便群众使用,还需更合理地确定安装数量及间距。比如,针对路边的商铺店面,可在店门口配备垃圾桶和灭烟设施,方便店家和前来购物的人处理烟头;针对各类公共场所,要在禁烟区域设立禁烟标识,非禁烟区域配置烟头收集设施,并设立导示牌。
以制度约束,用严格执法规范行为。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法规制度,不是可做可不做的“软约束”,而是必须严格执行的“硬杠杠”。、公安、卫健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,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依法对乱扔烟头、禁烟区吸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严管重罚,共同维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
以奖惩结合,用“亲身参与”代替“事不关己”。成立社区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定期巡查清理,对巡查时发现的乱丢烟头行为进行劝诫引导。还可以通过捡烟头兑礼品、鼓励市民举报、媒体曝光等方式,为被举报人及曝光者制定相应行为纠正计划,通过奖惩结合,引导市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,共同营造干净、整洁、有序的城市环境。
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,文明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,市民素质的提升更需要久久为功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实现城市烟头无处可藏的目标。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,拥抱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,为义城当阳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!
为回馈广大读者,即日起,雄风当阳将与当阳市民天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送出一批秋慕思田®牌有机香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