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t356体育APP在时隔10个月之后,2020年5月1日,北京市也进入了强制垃圾分类时代,正式开始实施新版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。
毫无疑问,北京市在垃圾分类的初期做的非常不错,那么北京市在借鉴了其他城市垃圾分类的经验之后,它到底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优秀呢?
在新版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中,北京市将垃圾分为四类: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,而上海市的垃圾分类则为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干垃圾、湿垃圾,不得不说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名称更加的明确、易懂。
对于北京的普通居民来说,他们可在家中设置“两桶一袋”,分类收集垃圾。“两桶”是指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,厨余垃圾在投放前要沥干水分,避免遗撒。对那些辨识不清、让人纠结的垃圾,可以投到其他垃圾桶。“一袋”即指可回收物收集袋,纸盒、快递纸箱等体积较大的可回收物体,可装满后预约上门回收,或投放到小区的对应垃圾桶。
回顾垃圾分类的过往,我们常常因为混淆“干湿垃圾”,而在投放的时候“束手束脚”。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个名称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居民的认知成本,增强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,同时也减小了垃圾分类的推广难度。
为了推广“京版”的垃圾分类,北京市的各区县想尽各种妙招,方便居民投放垃圾。日前,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新建了生活垃圾分类驿站。垃圾投放窗口采用了红外感应设备,居民只需把垃圾放到窗口前就会自动开启,并在扔完垃圾后自动复位闭合。这一设计既让居民们“眼不见心为净”,又解决了投放垃圾时怕脏了手的问题。
同时北京市也在宣传活动中,做到了“从娃娃抓起”的概念,很多学校都通过主题活动、班会、科学课、道德与法治课等方式,让孩子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概念和习惯。
而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部署会上,北京市还明确提出,要以党政机关强制分类为抓手,各级党政机关率先垂范,社会单位要全面实施。同时倡议,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发挥示范作用。
互联网和垃圾分类都是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,在垃圾分类开展的同时,互联网的加入是必不可免的,而北京市则是将“互联网+垃圾分类”的模式做了进一步的发展。
当大家不明白垃圾分类的概念时,最常用到的便是搜索引擎,而北京市不仅将搜索引擎导入垃圾分类的概念,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,同时也借助小程序的服务属性,更一步提高居民的接受度。
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,在部分有条件的小区,北京市设置了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,那么在未来“互联网+人工智能+垃圾分类”的模式也极具潜力性。
垃圾分类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民生项目,虽然北京市在垃圾分类的初期开了个“好头”,但是否能够真正做到“落地”,还需要时间来观察和考验。
在垃圾分类的路上,我们还在探索,对于我们来说,每一段经验都是十分宝贵的。实现垃圾的资源化、减量化是大势所趋,而每一个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的城市,都值得点赞和尊重。 (作者:王旭 )